早在LeicaQ3 发表前,坊间就不断谣传Leica将会推出50mm这类标准焦段的Q机型,随着去年5月LeicaQ3 问世时这Rumor也随之不攻自破,不过这一个月来类似的Rumor忽又甚嚣尘上,直到吉姆接到原厂的评测邀约才确信这消息是真的!「LeicaQ3 43」正是一款搭载「APO-Summicron43mm f/2 ASPH.」的崭新机型,以Q3硬体架构与影像核心为基础来打造,延续60MP的可变解析度技术的全片幅背照式CMOS与C8K30p 内录能力,透过内建的裁切模式,能模拟60mm、75mm、90mm、120mm、150mm额外五种视角。近年40mm左右的焦段不仅逐渐在MILC系统上崭露头角,过去更促使理光让GRIII延伸出GRIIIx(40mmf/2.8)这个支线任务,向来自成一格的Leica或许也借镜了GRIIIx的成功经验,才有了Q343 这个计画!而Q343 除了预设的标准色彩之外,另一个特色就是可透过LeicaFOTOS App 来下载LeicaLook,进而取得不同的色彩风格,这功能目前仅支援Q3、Q343、D-LUX8这三款机身上,紧接着就让我们从外观开始看起吧!


///外观与特色介绍


灰色蒙皮

如果光是看造型挺难分辨出Q3或Q343,不过最直接的辨别方式除了镜头上的焦距数字之外,蒙皮颜色则是最直接的辨别方法,因为Q343 采用黑色机身搭配灰色蒙皮,这样的组合也不曾出现过历代的Q机型上,想必也不容易错认;体积约130x 80.3 x 97.6(mm)与Q3几乎一样,重量772公克/688 公克(有/无电池)则是比Q3稍重一点。吉姆这次带去关西拍摄时,虽然有做了点伪装但蒙皮颜色却盖不掉,原本有点担心会被认出来,但看来是我多虑了。

60MP原图|43mmISO100 f/2.0 1/640s


Q343 搭载6000万画素的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无低通滤镜)与新一代Maestro影像处理引擎,感光元件前面配备特制IR+UV滤镜,高画素或许不是各位在选购随身机时的首要条件,甚至有可能因为高画素而打消购买的念头,因为高画素伴随而来的大档案量与后制时的硬体负担,都是入手前需考虑到的;不过Q3这片CMOS具备三种可变解析度技术,共有60MP、36MP、18MP三种选择,且均支援14-bit的DNG与8-bit的JPG,甚至不用担心因选了S-DNG而影响到RAW的宽容度,这点我想也是老手们最在意的。

APO-Summicron43mm f/2 ASPH.


过去从Q延续到Q3的这颗Summilux28mm f/1.7 ASPH. 定焦镜,儘管在光学表现方面有口皆碑,但总是少了点新鲜感...不过Q343 这次所搭载的APO-Summicron43mm f/2 ASPH. 倒是让吉姆感到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它挂上APO(Apochromatic)这个描述,这代表「複消色差」,简单的说就是能让色彩三原色更集中在光轴上,进而减少色差的情况,最常见的作法就是在镜片群中加入超低色散镜片或萤石镜片,Q343 既然敢挂上「APO」就代表它有绝对的自信,各位稍后也可以看到吉姆对于色散的相关测试。

43mmISO1000 f/2.8 1/250s


稍微让我需要习惯的是Q343 在一般对焦模式下的最近对焦距离是0.6公尺,这也意味我时常需要在「一般与微距模式」之间切换,而微距模式下的对焦距离在0.27公尺,用来特写眼前的食物也是轻轻松松的。


43mmf/2 搭上全片幅更适合用来拍摄人像,透过计算得知它的景深更浅,再来桶状变形的程度也更低,更因为焦段增长加上6000万画素的优势,使得Q343 能透过裁切模拟60mm、75mm、90mm、120mm、150mm这几种视角,就算是150mm还能保有5MP的画素量,等ˊ于是比Q3要多了120mm与150mm这两组视角。

机顶一览


LeicaQ3 机顶的按键及转盘皆是金属材质,虽然机械快门仅支援到1/2,000s,不过电子快门却可是支援到1/16,000s,右下方的指令转盘上保有一颗自订键,下压后可唤出预设的快捷功能,我将功能自订为图像风格,长按约两秒可快速进入转盘自定义选单。快门键也仿效LeicaM系列提供「机械快门线」插槽,这配件取得容易且价格也相对友善,更重要的是可以安装「快门增高座」,上图我安装了一颗龟壳造型的快门增高座来示范。

机背


Q3的操作逻辑则是触控为主、按键为辅,比较多功能要从MENU进去才能开始用触控来设定,电子观景窗解析度维持在576万点,拥有0.79x的放大倍率,更新率来到120fps。快门速度转盘下方的「左:独立键」预设功能是裁切功能,这也是我觉得最顺手的设定,「右:独立键」我则是设为对焦模式的切换键。Q343 翻折萤幕维持3吋184万点,支援「上翻与下折」构图也比过去更灵活,萤幕左侧同样没有凹槽,因此要将萤幕拉出来的话...从正下方会比较省力,加上翻折的关节比较紧,需稍加施力才好操作。Q343 提供了MicroHDMI 输出与Type-C的传输/充电槽,HDMI输出时机身讯号依旧能同步显示,Type-C不仅能做为档案传输也支援PD快充,也更符合近代相机的趋势。

LeicaQ3 43 的机底卡槽与电池槽则是一分为二独立收纳,记忆卡槽支援到SDXCUHS-II 高速传输规格,锂电池同为BP-SCL6(7.2v/2200mAh),单电的续航力约350张静态影像。


///AFS / AFC 对焦速度测试

▲以上是Q343 在AFS与AFC环境下的自动对焦反应,混合自动对焦系统搭载相位检测技术,在单次对焦时的速度快又稳,不过AFC连续对焦在改变对焦目标时,会有轻微的连续抽动情况,但最后还是会顺利合焦。


///解像力测试

虽然前面已分享过几张Q343的实拍范例,不过同场景下一字排开来比较各级光圈的实拍表现还是比较准确,可惜的就是在日本时忘记拍解像力测试这部分,只好回台时才补上这部分,但天气没那么漂亮就是了,我选择裁切均匀的受光面来比较,f/2开放光圈即是工作光圈,工作光圈落在f/2~f/8之间,f/11开始会有轻微衰退,f/16则会有明显衰退。


///色散测试

因为Q343 挂有APO,因此我对它在色散测试这部分也有更多的期待,首先看到影像中央的部分,f/2虽然还是可以看到轻微的紫边,但已经控制的相当不错,缩一级光圈到f/2.8几乎已经察觉不到;至于影像边缘的横向色差在f/2时虽然看得出来但几乎可以无视,f/4之后就完全乾乾净净了,这样的表现究竟是否配得上APO的称号,我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就算跟日系厂的标准镜皇相比也毫不逊色,重点是如此紧凑的光学结构还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挺猛!


///抗耀光测试

LeicaQ3 从开放光圈f/2到最小光圈f/16之间,虽然还是看得到轻微的光斑及鬼影,但情况却是十分轻微的,可以看得出来光斑都相当收敛,而且这是测试的多组范例中最严重的一组,镜头可以放心与对光源对视不用担心。


///口径蚀测试

口径蚀是许多大光圈镜头无法避免的状况,简单的说就是以大光圈拍摄时,影像边缘的光点散景并非为正圆形,而是带有点「貓眼」的形状,这就是我们通称的「口径蚀」。以下采1/3级光圈逐级测试,APO-Summicron43mm f/2 ASPH. 口径蚀的情况在光圈缩到f/3.5时能全面改善。


///数位变焦|43、60、75、90、120、150

过去我曾开玩笑Q3能通吃28-90mm之间的焦距(视角),但如果是这样Q343 就可以包办43-150mm之间的焦距(视角),因为Q343 同样能借由6000万画素的优势搭配解像力极高的43mmf/2 定焦镜透过裁切来完成,随着焦段越长、影像画素则会越来越低,但就算是用到150mm的视角也还有500万画素可用,当然你也可以每张照片都还是拍43mm事后再用用LR或PS二次构图,但就是没那么直觉。从初代Q、Q2到Q3,Leica在裁切模式下仅能提供预裁切的「框线」,而非提供满版的视野,像我自己也习惯用RicohGR3X 的裁切功能,理光就是挺贴心的提供满版裁切,期待未来徕卡能针对这功能给予修正或额外提供选项。


///内建色调比较

Q343 内建五种色调,包括标准、艳丽、自然、单色与高对比度单色,我习惯用「标准」拍人像、风景则是用「鲜艳」或「高对度单色」来表现;可惜因为LeicaFOTOS App 尚未支援Q343,因此也无法下载LeicaLook 的色调来试拍,其中Classic与Contemporary都是我过去一直挺想尝试的风格,因此这次仅能以内建色调来诠释人像。


///感光度测试

LeicaQ3 43 的感光度范围从ISO50~100,000,工作值大概落在ISO1600~3200左右,堪用值大概ISO6400~12500没问题,值得称讚的就是它在微光高ISO的条件下虽然有杂讯,但仅仅是增加颗粒感却不会牺牲画面中原有的细节,也不太有色彩杂讯来干扰。


Q343 提供最高C8K30p 录影画质,在C8K30p 的条件下依旧支援最高150mm的裁切视角,原以为画质会有所牺牲,表现却出乎意料的优秀,以上两组C8K30p 影片是在相同位置不同裁切视角的成果比较。另外Q343 还支援C4K60p 与FHD120p 的选项,同时支援h.265与ProRes格式录制;Q3在C8K录影下也支援裁切功能、人物/动物侦测对焦,不过C8K的档案真的挺肥大,35秒的影片就占了1.16GB,实在挺惊人!


///Leica Q3 43 使用心得与结语

江湖传言Q343 这次真的是保密到家,年初时也并未出现在年度的RoadMap 上面,因次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意外的惊喜,虽然Q343 除了镜头是全新开发之外,其余像是影像核心及机身外观都延续Q3的设计,但是不同焦段所带来的拍摄感受就是完完全全的不同,如果要追本溯源,我印象中最早这样玩的品牌应该是SigmaDP 系列,从DP0(21mm)、DP1(28mm)、DP2(40~45mm)到 DP3(75mm)分别代表不同焦段,只是后来逐渐退出消费型相机市场专心在无反镜头上面,后来的RicohGRIII(28mm)与GRIIIx(43mm)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缘故更广为人知。影片中我也有提到在刚拿到Q343的第一时间,我就先用来拍摄人像,当天虽然是在棚内作业,但因为采光良好的缘故,我全程就用单片反光板来作为主要的补光工具,而图像风格我选择「标准」,因为艳丽太浓、自然又太淡...「标准」是我觉得最合适的风格,最终的拍摄成果也让我相当满意,Q343 对于人像的诠释跟Q3应该算是接近,但因为没有同时拍摄作比较我也不便铁口直断。Q343 的成像乍看之下会觉得对比较高,但仔细看你又可以在明显的高光与暗部区域找到丰富的脉络,色彩的还原能力真的挺神,60MP点下去就是满满的细节,哪怕是f/2开放光圈捕捉的画面,只要在合焦范围内都经得起100%原图检视的考验。Q343 的成像乍看之下会觉得对比较高,但仔细看你又可以在明显的高光与暗部区域找到丰富的脉络,色彩的还原能力真的挺神,60MP点下去就是满满的细节,哪怕是f/2开放光圈捕捉的画面,只要在合焦范围内都经得起100%原图检视的考验。拍完人像题材后接着又赶了两篇评测文,加上需要提前将Q343 归还给原厂,根本没多于时间在台湾作业,所以趁着年假特地带Q343到关西取景,出发前原本只有前两天是晴天,没想到整整五天都是艳阳天啊(人品爆发)!跑了大坂、奈良及京都这几个城市,在衹园区绕到一半时才想到徕卡京都店就在附近,特地绕过去跟Q343 来了张合照。毕竟吉姆也用了好几年的GRIIIx,因此对40mm左右的焦段还算是熟悉,Q343 这43mm的视角相当适合用来街扫,而且能让构图框内的元素变得更单纯,过去用Q3最简单的作法就是透过数位裁切来达成目的,但Q3的优势就是能在43mm保留60MP,同时也因为焦距的增加让裁切视角延伸到150mm,即便如此还有500万画素与C8K的录影画质。这趟下来大概拍了2000多张风景照,全程都是选用「艳丽」与「高对比度黑白」,或许好天气也有加分,Q343 的风景照真的是赏心悦目,既使是绿油油的一片还是充满着层次感、整体色彩清丽讨喜;面对微光环境也是得心应手、毕竟有f/2大光圈的优势,但如果未来有机身防手震辅助的话,应该会更加分!值得讚赏的部份:

◎镁合金的机身加上IP52防尘防滴优势

◎可变解析度全幅背照式CMOS,带来60MP/ 36MP / 18MP 的可变性

◎f/2 就是工作光圈且43mm没有桶状变形问题

◎43mm 相较于Q3的28mm更能发挥减法摄影的优势

◎内建60mm、75mm、90mm、120mm、150mm裁切功能,充分善用60MP高画素优势

◎最近对焦距离27公分,搭配裁切功能后的特写效果更好

◎混合自动对焦系统搭载相位检测技术的加入,人物及动物追踪对焦的表现不错

◎OLED 电子观景窗高达576万点且放大倍率佳

◎加入3吋184万点的电容触控萤幕,支援上下翻折构图更有弹性

◎录影规格最高支援到C8K30fps 同时也具备C4K60p 与FHD120fps 的慢动作录影可以改进的部份:

◎裁切功能仅提供框线示意,无法以「全画面」模拟等效焦距来构图

◎安装脚架云台的快拆板后,会挡到机底的记忆卡槽开启

◎翻折萤幕从左侧不好施力,必须从下方才来拉得出来

◎如果内建机身防手震在夜拍时,更有机会降低ISO提高安全快门


Leica Q3 43‧ 拍摄样本(机身直出JPG)

LEICAQ3 43 43mm ISO100 f/5.6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6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25 f/8.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800sLEICAQ3 43 90mm ISO100 f/2.0 1/1600sLEICAQ3 43 43mm ISO32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64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8 1/1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800sLEICAQ3 43 43mm ISO64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640sLEICAQ3 43 75mm ISO40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500sLEICAQ3 43 43mm ISO640 f/2.8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2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800 f/5.0 1/1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2.8 1/200sLEICAQ3 43 43mm ISO125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6400sLEICAQ3 43 60mm ISO2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250 f/8.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500sLEICAQ3 43 43mm ISO250 f/2.0 1/250sLEICAQ3 43 120mm ISO4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250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4.0 1/40sLEICAQ3 43 75mm ISO100 f/5.6 1/640sLEICAQ3 43 43mm ISO64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2500 f/2.8 1/250sLEICAQ3 43 75mm ISO100 f/2.0 1/320sLEICAQ3 43 75mm ISO100 f/5.6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800sLEICAQ3 43 43mm ISO125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8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5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320sLEICAQ3 43 60mm ISO6400 f/2.0 1/125sLEICAQ3 43 90mm ISO100 f/2.0 1/3200sLEICAQ3 43 60mm ISO100 f/2.0 1/2500sLEICAQ3 43 43mm ISO40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32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4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80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2.5 1/100sLEICAQ3 43 43mm ISO160 f/8.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64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25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1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5 1/1000sLEICAQ3 43 43mm ISO125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50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2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2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4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800sLEICAQ3 43 43mm ISO250 f/5.6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2 1/2500sLEICAQ3 43 90mm ISO100 f/2.0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5.6 1/320sLEICAQ3 43 43mm ISO5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25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400 f/5.6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2.8 1/160sLEICAQ3 43 43mm ISO125 f/5.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640sLEICAQ3 43 43mm ISO400 f/2.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8 1/500sLEICAQ3 43 43mm ISO6400 f/2.8 1/200sLEICAQ3 43 43mm ISO400 f/5.0 1/25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2.0 1/5000sLEICAQ3 43 43mm ISO100 f/4.0 1/800s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