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更为简约洗链的极简风设计
  • 封面萤幕沿用前一代,主萤幕亮度提升并强化可靠度
  • 记忆体增加至12GB、电量提升至4,000mAh
  • 主镜头规格升级,暗处细节与数位变焦更实用
  • 保守进化的背后是使消费者能长时间安心使用

三星2024年下半年的Galaxy Z折叠智慧手机策略再次以提高可靠度为目标,自转轴防尘能力、折叠萤幕的缓衝技术进行强化,也针对外型风格进行调整,其中大尺寸折叠机Galaxy Z Fold6以实现相同电量但更轻薄的设计为目的,而小尺寸折叠机Galaxy Flip6则在与Galaxy Z Flip5相似的尺寸提升电量与主镜头,提高使用体验的完整性;此次针对Galaxy Z Flip6进行短时间的评测,并比较与前一代机型的使用体验差异。

更为简约洗链的极简风设计

▲乍看下Galaxy Z Flip6与前身挺类似,不过线条更为洗链

▲相较Galaxy Z Flip5的镀铬圆弧边框设计,Galaxy Z Flip6采用更俐落的线条

▲两世代展开的边框厚度是相同的

▲机背的风格

▲电源键仍具备指纹辨识器功能

▲台版为双SIM卡,无microSD扩充功能

虽然Galaxy Z Flip6乍看与'Galaxy Z Flip5相似,也延续不对称封面萤幕与边框围绕的机背方形玻璃的双色块风格,不过借由将边框从原本镀铬的圆弧线条变成半光泽金属切边,加上镜头添加与机身同色的外框,手机的线条显得更简约、俐落,相对过往圆润的风格更能与不同风格的穿搭结合,是Galaxy Z Flip乍看不见得会留意、细看会觉得别有洞天的细节变化。

▲左边的Galaxy Z Flip6规格上比右边Galaxy Z Flip6折叠后更纤薄

▲两个世代的转轴护盖面积差不多

▲左边的Galaxy Z Flip6萤幕折痕比右边的Galaxy Z Flip5更不明显

若从规格数据,Galaxy Z Flip6与Galaxy Z Flip 5的尺寸差异相当小,展开时有着完全相同的长、宽与厚,维持1,651x71.9x6.9的规格,不过阖上时则自15.1mm稍微缩减至14.9mm,主要是由于Galaxy Z Flip6的Flex Hinge转轴进一步使折叠后的角度更为紧凑贴合,当主萤幕展开时,笔者则觉得萤幕中央的折痕与凹陷似乎更不明显,不过三星并未针对这部分说明,也可能只是折叠萤幕使用时间造成的差异。

封面萤幕沿用前一代,主萤幕亮度提升并强化可靠度

▲Galaxy Z Flip6的封面萤幕尺寸、规格与Galaxy Z Flip5相同

三星并未针对Galaxy Z Flip6的封面萤幕使用体验进行大幅度的改革,仍依循封面萤幕作为提供提醒与通知为主、关键应用仍以主萤幕执行的概念;Galaxy Z Flip6的封面萤幕与Galaxy Z Flip5为相同规格,采用3.4吋异形萤幕,解析度为720x748,固定60Hz更新率与具备1,600nits最大亮度。

▲封面萤幕仍以提供提醒与快捷功能为主

▲封面萤幕同样提供下拉快捷选单,但提醒则为由左向右滑动

▲预设功能是一部份常用功能的Wedget,例如鬧钟、天气、行事曆

▲另外也包括运动、计算机与录音笔

▲需开启实验室功能才能在封面萤幕使用部分应用程式,不过提供使用的应用程式有限

▲封面萤幕的键盘会占据相当大的可视空间,毕竟封面萤幕是偏方正比例

Galaxy Z Flip6封面萤幕预设仍以提供Wedget的运作方式为主,不过可自进阶功能的实验室(Labs)启用于封面萤幕使用特定app的实验性功能,不过也不是所有应用程式都可添加到封面萤幕,此外也由于封面萤幕偏方正的比例,使用键盘会占据大部分的视觉空间,算是目前所有小尺寸折叠机都会面临的情况。此外也支援拍照的双萤幕预览、封面萤幕自拍功能。

▲主萤幕改善亮度表现

▲虽然外观看不出来,不过左侧Galaxy Z Flip6转轴处添加刷毛机构使其完善防尘防水能力

主萤幕延续6.7吋FullHD+与1-120Hz LTPO SuperAMOLED 2X面板规格,但峰值亮度进一步提高到2,600nits,有助改善户外环境的可视度;值得注意的是Galaxy Z Flip6的转轴机构也强化可靠度,并透过微型刷毛提供防尘,以及在主萤幕底下添加缓衝技术材质,使内萤幕更为坚固可靠。

▲三星提及录制短片可以使用这样的握持方式,不过笔者觉得握起来有点滑就是...

▲在机身折叠时按下左下角按键就可叫出触控板模式,预设包括分割画面、截图等

▲触控板模式的布局,就如同笔电触控板操作游标一样

在使用体验也针对凹折后的情境提供特殊介面,如相机介面的Flex模式,以及在凹折后透过左下角按键启用包括分割画面、叫出通知列、截图与FlexMode Panel触控板模式,触控板模式可将Galaxy Z Flip6化为类似电脑的使用体验,以下方控制游标操作上方的萤幕,便于把手机放在桌上进行操作。

记忆体增加至12GB、电量提升至4,000mAh

▲Galaxy AI虽是主打功能,不过Galaxy Z Flip5更新到最新作业系统也同样提供Galaxy AI

▲Galaxy AI运用于图像

▲也具备涂鸦成画

▲不算是挺完整的图像生成式AI,不过可依据预设叙述选项声成桌布

▲提供的项目是固定的

▲可以依据叙述产生专属桌布

 

▲性能测试项

▲高性能持续性测试可看到三星在温度设定相对保守

硬体规格方面,Galaxy Z Flip6除了从善如流升级到高通Snapdragon 8 Gen 3,也将记忆体自以往的8GB提升至高阶旗舰机基本盘的12GB,有助多工使用的流畅性与日后执行更大型的AI模型,同时Galaxy Z Flip6还搭载均温板使处理器温度更为均衡,至于测试的结果显示三星于Galaxy Z Flip6仍选择保守的温度限制,尤其在持续高负载测试仍可看到显着的性能落差,不过毕竟这类小尺寸折叠机的客群多非重度性能用户,一般社群与网路浏览情境的影响不大。

▲80%亮度约可达10小时续航力

Galaxy Z Flip硬体规格另一个对使用者比较有感的应该是电池容量的微幅提升,自原本3,700mAh的合併双电池电量稍微增加至4,000mAh,但加上添加均温板后同时对机身重量与厚度皆未产生影响;笔者将萤幕亮度拉高至警戒线前(约预设80%)进行PCMark的续航力测试,约略达到近10小时电力,考虑到Galaxy Z Flip6等同以Galaxy S24的电池容量搭配Galaxy S24+大小(但解析度低一阶)的萤幕,这样的续航力算是不错的。

主镜头规格升级,暗处细节与数位变焦更实用

▲Galaxy Z Flip6的主镜头升级到更大尺寸的50MP元件

▲相机相关设定

▲可以设定按住虚拟快门对应的功能

▲相机介面预设0.6与1倍,挺可惜虽然有2倍光学无损变焦但无提供独立按键

▲横向握持会将操作介面分配到机身底部一侧

▲附加功能

相机主镜头是Galaxy Z Flip6的重要升级之一,过去几代的Galaxy Z Flip系列皆使用逊于Galaxy S系列的12MP元件,虽然透过处理器升级可以稍微弥补些许缺陷,不过毕竟元件尺寸与性能受限,主镜头的拍照体验仍不及消费者预期的旗舰机(但用于自拍仍是压倒性胜出一般旗舰机);Galaxy Z Flip的主镜头改用50MP元件,同时元件面积也较以往增大,还对应2倍光学级无损变焦(即是元件原生裁切变焦)。

▲Galaxy Z Flip6的实拍照

可以看到Galaxy Z Flip6的主镜头相较前几代有显着的影像品质提升,尤其在暗部细节有保留更丰富的资讯与杂讯减少,另一方面也由于支援2倍光学品质变焦,笔者个人感觉在2倍至4倍之间的影像品质都有一定的改善;而超广角虽然规格未变,不过毕竟仍是三星当前旗舰机的规格,拍摄的品质表现仍有相当的水准。

保守进化的背后是使消费者能长时间安心使用

▲Galaxy Z Flip主要的升级点都与体验有关

扣除外型变化,单从硬体规格比较,Galaxy Z Flip6相对Galaxy Z Flip5扣除处理器的例行更新以外,大致上是增加RAM容量、增加些许电池容量、改善主镜头影像品质,而在看不到的提升则包括转轴的改良、补齐防尘能力、强化主萤幕的抗衝击能力、增加主萤幕户外可视性、处理器散热机构增强等改变,要说变化不大是不大,但增强的部分则会是在长时间使用有感的可靠性提升。

▲折叠手机的萤幕与转轴可靠度是许多消费者在乎的关键

由于甫评测过小米的Xiaomi MIX Flip,笔者不免将两款产品的设计理念与特色进行比较;小米MIX Flip着重创新、纤薄与大电池容量,三星Galaxy Z Flip6则把提升产品的可靠摆在优先;单就酷炫的角度,徕卡影像技术加持、可自封面萤幕有完整电话听筒体验、更长续航力的小米MIX Flip显然吸睛许多,不过三星则着重在使用者添购手机后长时间的可靠性,毕竟三星已经为旗舰机提供7年的系统与软体安全维护,装置本身也需要给予消费者能长期使用的可靠感。

▲折叠机相较一般手机已经是更酷炫的设计,但三星希望除了酷炫以外也要让用户放心的长时间使用

相对创新的惊喜感,三星无论对于Galaxy S标准旗舰机或是Galaxy Z折叠旗舰机的策略都趋向在既有的概念持续提升可靠性,而非逐年为装置提供剧烈的变革;其中在折叠机三星更为着重使用的可靠性,毕竟消费者对折叠机的期许虽然不乏酷炫,但三星也希望借由提升长时间的使用可靠度使消费者不会仅有一次性的尝鲜,在适应折叠机独有的使用经验后,也会由于可靠性持续选用折叠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