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在开学前一天才开始赶暑假作业?下午3:29分在银行门口跟警卫鲁小小?就算有充足的时間也不会提前準备,这种拖拉行为被称为学生症候群(Student Syndrome),不只是学生有这毛病,也常见於职场与生活中。剑桥大学研究人员认为造成拖延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动机问题,难以将任务与结果联系;二是心理障碍,例如对任务有负面回馈的焦虑。行为经济学的「双曲贴现」理论解释了为何截止日期临近时人们更易行动。
双曲贴现指的是投资者会选择相对较少的眼前收入,也不愿等待数额更多的日后报酬,套用在「学生症候群」就是倾向於高估近期时間差异,低估远期时間差异。简单来说就是拖延症的人对时間的感知会扭曲:
- 近期时間差异被高估。例如:"今天写报告和明天写差别挺大,今天先玩吧。"
- 远期时間差异被低估。例如:"报告29天后交和30天后交,差不多,再等等吧。"
为克服学生症候群,专家建议设定具体、短期目标、根据个人生产力週期安排工作、改变任务处理方式,如使用番茄工作法、使用清单和奖励系统。关键是了解自己拖延的根源,并採取相应策略。利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摆脱最后一刻赶工的恶习,提高效率和生活品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