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未听完产品简报的情况下完成Pentax 17的第一卷底片拍摄,虽然当时因为不知道在Auto模式下仅具备1公尺到无限远的合焦导致几张以近物为题材的照片拍摄失败,不过由于Pentax 17透过电子测光系统解决底片相机新手常不知所措的光圈与快门设定,多半的照片都是成功可用的,在听完产品简报后,笔者也换上与第一卷底片KODAK Gold 200风格不同的KODAK ColorPlus 200进行拍摄。
▲拍摄第一卷时对于功能还有许多未知,第二捲就比较放胆拍摄了
虽然KODAK Gold 200与KODAK ColorPlus 200都是属于基本型的底片,也有着类似的暖色系拍摄特质,价位也相当接近,但根据资讯显示,KODAK ColorPlus 200相对的稳定度较差、易有明显的黄色偏与颗粒感,在如今底片摄影玩家其中一派追求较具变化的成像,不稳定、色偏与颗粒感似乎也成为另一种彰显特色的方式。
▲多了额外的2.5帧照片,不过毕竟没有预期所以也谈不上有简单构图
▲一些使用小花或是美食焦段拍摄的照片
▲室内人像建议搭配閃光灯,曝光的状况相当可靠
有了第一卷底片拍摄经验与冲洗结果,虽然笔者不敢说因此已经熟悉Pentax 17的操作,但至少知道在近拍不能使用自动模式,同时在按下快门的瞬间也更具信心;从紫罗兰数位中心收到照片后,一开始还以为是前几张照片拍摄失败,但在计算张数后才得知是紫罗兰多扫描了正式过片前三张有成像的照片,表示即使是依据底片盒内部的指示安装底片,还是可能会得到额外两格(一张)的照片。
▲在光线不到超强烈的环境,可感受ColorPlus比较明显的黄色色偏
▲在户外环境拍摄的色调算是浓郁
从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KODAK ColorPlus 200在光线略显不足的情况、例如在华西街夜市或咖啡厅内,都会呈现明显的黄色色偏,但若在有閃光灯或是光线充裕的户外,旧又可得到稍微偏黄大致正确且鲜艳的色调;此外也由于确认Pentax 17的大致操作设定,此次也尝试在拍摄近物使用散景优先模式拍摄,可看到背景并无明显的二线性现象,而是较为现代化的柔和散景效果。此外若是室内人像,笔者也建议依赖内建閃灯补光,避免产生显着的色偏。
▲右下角又出现手指了...
▲笔者习惯会把左手食指与拇指握住镜头外缘,但微翘的食指指节恐怕是遮蔽成像右下角的元凶
▲保险起见笔者日后可能要这样握持Pentax 17才可避免右下角出现手指的问题
此次还是有几张照片的右下角被手指遮到,看起来笔者握持Pentax 17的方式还有待调整,感觉应该是笔者过去操作数位单眼相机习惯以左手拇指与食指绕在镜头下方的握持姿势有关,推测遮到右下角的可能是由于使指向前曲时的指节部分造成,考虑到Pentax 17为定焦的类区域估焦镜头,比较保险的握持姿势应该是将左手拇指与食指展开为L型后,拇指扣住机身左侧、食指支撑在相机底部。
▲无论喜欢或不喜欢Pentax 17,至少它成功带动底片相机讨论热度
随着产品解禁,笔者也与几位对底片相机有兴趣的朋友闲聊,大致上仍是认同TKO团队从无到有开发Pentax 17的理念,但对于采用半格设定与定价策略仍有比较明显的纠结,另外也有几位朋友对于Pentax 17较轻的重量与黑色工业塑料的质感较有微词,或是认为做为一款半格相机Pentax 17的尺寸已明显偏大等;但无论如何,Pentax 17的出现确实是带动不少底片相机用户的讨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