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通公司回应涉嫌违反反垄断法:正积极配合有关调查
10月11日消息,因高通公司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据新浪科技报道,高通公司对此回应称:我们正积极配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有关调查。高通公司一直致力于支持我们的客户与合作伙伴的发展与增长。
据了解,高通公司今年6月正式宣布,旗下子公司高通技术已经完成对Autotalks的收购。
通过收购,高通将Autotalks的产品整合到骁龙数字底盘产品组合中,支持所有主要的全球通信标准,包括DSRC和C-V2X,涵盖LTE-V2X和5G-V2X。
其实高通早在2023年5月8日就宣布将由子公司高通技术收购Autotalks,直到两年后才完成收购。
资料显示,Autotalks是一家从2009年开始便致力于V2X通信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公司提供兼容多个V2X标准的车规级双模全球V2X解决方案,旨在减少车辆相撞事故,改善出行体验。
2 又开始搞事:特朗普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加征100%新关税
10月11日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10 日) 表示,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 的新关税。
按照特朗普自己的说法,这是在目前所支付关税之上额外加征的税率。同时,这位现任美国总统还宣布,美国也将于同日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基于中国采取了这种前所未有的立场,我仅代表美国,而非其他同样受到威胁的国家宣布,自2025 年11月1日起(或更早,视中国是否采取进一步行动或改变而定),美国将对中国加征100% 的关税,这是额外于他们目前已支付的税率之上。”
在这之前,我国和美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关税战,不过随后双方都缓和了不少,面对特朗普的说法,估计我国很快也会有对等的关税制裁。
3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辞职:属实
据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对此,娃哈哈集团表示,宗馥莉辞职属实。
从去年3月开始,宗馥莉接棒成为娃哈哈旗下多个分公司的企业法人、高级管理,在此之前,宗馥莉独立经营杭州宏胜饮料公司,掌握娃哈哈供应链。
同年7月,宗馥莉的辞职信在网络疯传并引发热议。对此娃哈哈发布声明,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
时隔一年,宗馥莉辞去娃哈哈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知情人士称,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4 RDNA 5性能超越PS6!下一代Xbox APU规格出炉
据知名爆料人 Moore's Law is Dead(MLID)透露,微软下一代Xbox主机的完整规格以及为其定制的 Magnus APU 芯片图片已泄露。
这些规格显示,新 Xbox 在 GPU 性能和内存配置上均有可能超越其竞争对手 PlayStation 6。
GPU与CPU核心配置
Xbox下一代主机的核心是半定制的AMD Magnus APU,其图形性能强悍:
GPU核心: 拥有68个RDNA 5计算单元(CU),略高于MLID此前泄露的PS6所声称的52-54个RDNA 5 CU。GPU至少配备24MB的L2缓存。
CPU核心:采用AMD的Zen 6架构,包含最多3个Zen 6核心和8个Zen 6c核心,并配备12MB的L3缓存。
芯片尺寸与功耗: SoC尺寸为144mm²,GPU尺寸为264mm²,合计面积达408mm²。TDP(热设计功耗)预计在250W至350W之间。
内存与AI性能配置
在内存和AI处理能力方面,Xbox下一代主机的配置尤为引人注目:
GDDR7内存: 爆料称下一代Xbox将配备192-bit内存总线,并支持高达48GB的GDDR7内存。这一配置再次超越了此前PS6传闻中的 160-bit总线和40GB内存支持。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 为了应对AI工作负载,新Xbox将配备NPU,并提供两种性能模式:在6W功耗下性能可达110 TOPS,而在1.2W功耗下为46TOPS。
泄露信息表明,微软下一代 Xbox 的目标是在 2027 年推出。由于 PlayStation 6 预计也将在同期发售,这两款主机的竞争将使下一轮主机大战提前升温。
5 新华社评小米对标苹果:中国科技力量正在改写竞争格局
国庆中秋假期,小米17系列开售5天销量破百万台,Pro系列“妙享背屏”设计引发热议,此前雷军反复提及“全面对标iPhone”的表态也持续发酵。
新华社就此发文评论,指出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从“跟随模仿”到“主动竞争”的质变,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正在改写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格局,在创新赛道上逐步建立新优势。
尤其点名,小米17系列的首销火爆,让人不免联想起若干年前苹果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盛况。
回溯智能手机发展,iPhone曾以芯片技术、生态闭环与用户体验,引领移动互联时代的产业发展。每逢发布新品,无不被国内厂商跟随模仿。
如今这一改变背后,是中国科技产品创新能力的质变:过去是国外品牌定义潮流,国内厂商被动追赶。如今,接连“上新”的热潮,彰显中国消费电子从跟随型创新迈向引领型创新。
此外,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层次也逐渐发生跃迁:从早期的应用层创新和场景创新,到出现越来越多的核心零部件创新、芯片级创新,国产厂商在产品定义、交互等方面开始发挥引领作用。
新华社还专门提到,今年5月,小米发布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性能体验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也让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纳米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汽车方面,小米SU7上市4个月即实现2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反超特斯拉Model 3,SU7 Ultra首次征战德国纽北赛道,即刷新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比亚迪则斩获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从单点突破,升级为政策规则、技术标准、服务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竞争。
新华社认为,对标国际一流的深层意义,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对科技创新底层逻辑的解码——不是复制产品形态,而是学习其对核心技术的坚守、对用户体验的执着和对科技创新的耐心。
中国科技产业的实践已证明,我们有能力在半导体、新能源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有速度在未来产业、新兴赛道抢占先机,更有智慧在高端市场、更高价值链建立阵地。
突破之路仍需时间沉淀,“全面对标”的实现离不开多重保障:在企业层面,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将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
雷军在受访时曾表示,跟苹果的竞争可能还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我们还是要全心全意向苹果学习,一步一步把每个细节做好。
小米从互联网企业向“硬核科技公司”持续转型,计划未来五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2000亿元,不断夯实技术基底,这也印证了企业层面持续的核心技术投入,将是中国科技实现突破的关键保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